相关资讯

医心医意|科学减重 不只“治病”更是“防未病”

发布日期:2025-09-07 15:33    点击次数:124

转自:人民网-云南频道

人民网记者蔡树菁

怎么才能科学减重?“16+8”轻断食有用吗?切胃手术都适用于什么人?……

“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已超过50%。”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张振宇说,超重和肥胖不仅仅是个人问题,其已经上升为国家和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挑战。

张振宇医生在工作中。人民网记者庄志斌摄

2024年6月,国家卫健委等16部门联合印发《“体重管理年”活动实施方案》,启动为期三年的“体重管理年”活动,一场关乎亿万人健康的“体重管理”行动悄然吹响号角。张振宇所在的科室,门诊高峰时一天接诊量能达到60余人,其中“减重”人士占比最大。

针对超重和肥胖人群,张振宇认为首先得有一个正确的减肥观念。“体重控制,可以参考BMI(身体质量指数)数值,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就可以了,不能盲目追求体重的极致。”张振宇在门诊曾接待过一个13岁的小女孩,因为追求“极瘦”标准,长期节食,面诊时已经发展成神经性厌食,短期内很难扭转,只能去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。

“对于减重,有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,就是‘管住嘴、迈开腿’。”张振宇说,道理虽然简单,但要真执行起来有着五花八门的方法。

对此,张振宇提供了易于执行的建议。“相对于简单的口号,‘211’平衡饮食减重法更容易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,就是在日常搭配三餐遵循:200克的蔬菜、水果,100克的优质蛋白质,1个拳头大小的主食。”

运动也是减重不可或缺的部分。“我建议日常以持续性的有氧运动为主,同时穿插每周2—3次的力量和抗阻训练。每周有至少5天的运动频率,每次的运动时间维持在40—60分钟。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。”

张振宇正在为患者看病。人民网记者庄志斌摄

“切胃手术”也是近年被频繁提及的一种减重方式。张振宇特别提醒:“目前对于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人群来说,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。但这个手术需要通过正规医院来评估手术指征,除了BMI值大于28,其次要考虑是否有并发的代谢综合征,比如高血压、高尿酸血症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睡眠呼吸暂停等等。”

体重管理不仅仅是“治病”,更重要的是“治未病”。张振宇说,90%以上的慢性疾病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的,基于此,营养师应该多进行科学饮食与生活方式的观念输出,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预防远远重于后续治疗。